关于企业转型的说法已经很多了,但是2014年的行业转型重点仍旧不会是传统企业,除了海尔这样的科技型制造业有其先瞻,大部分传统制造业还会继续在繁冗的组织架构中消耗,很难会像陶瓷行业的东鹏一样从企业根本上革自己的命,就如自媒体人方雨所言,传统企业是不可能转型的。
关于转型,企业转型这个概念也可以说成是企业升级,或者企业复合型发展,基于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出很多同材质但是不同种类的产品,这算不算转型呢?理论上来讲,这也算是转型或升级到一部分,起码是产品的内涵有了新的定义,而不是继续抱着生产了十几年甚至市场上基本没有需求的产品不放。
实际情况是,传统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做到产品机构的扩展与调整,但更多时候是受限于传统经营理念的困扰,往往喜欢从自身角度考虑企业与产品,譬如产品的开发,传统企业可能会花很多时间调查市场需求,可能会对部分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但是很少会想到通过先上或线下活动让用户主动的参与到产品需求的调查中,更不会想到把这些调查用户转化为粉丝,这样调查以后生产的产品又有多少人买单呢?所以,传统企业的转型必须应该先从理念与思维开始,这需要很大执行强度,只有领导层自上而上推行这种理念,才能从组织架构及产品设计等各层面做到转型或升级。
传统企业转型的真与伪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观察一个企业是否正在转型或升级,并不是这个企业是否在做高大上的网络商城,也不是某个企业引进先进的机器人流水线,更不是通过3D打印设备制造产品。一个企业的运营体系不能按照互联网运营模式来搭建,即便有再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是没用的,在当前轻、快、扁平的产品理念面前,任何产品都想具备互联网基因,但并不是你搭建了网络商城就意味着你的产品已经互联网化,只是你的产品开始在网络上叫卖了,而购买者同时也可以在线下购买,为何非要在线上购买呢?而企业线上低价吸引网民的策略又往往让线上与线下形成矛盾,逼走代理商。
一个简单的能反映企业能否转型的问题是:企业在做商城的同时,有没有把传统的代理分销模式搬上互联网?如果没有,说明这个企业只是把互联网做成与线下并列的一个渠道,那么线上与线下早晚会出现矛盾。更简单的说,更多传统企业把互联网当成工具,就如大众使用苹果手机一样,5000块的手机,大部分人只使用了500块的功能,那么剩下的功能是否应该被发先呢?如何发现并应用?若是能搞懂隐藏的那些功能,企业就能走上正确的转型之路。
传统企业快速转型的几个点
一是通过收购或并购某个互联网企业,之后从产品与网络营销结合,以网络营销为核心,从互联网营销入手规划出一条新的生产销售链条,这个链条的最终发展方向是C2B模式的,消费者及粉丝的建议与想法直接与生产车间对接;
二是企业审视自己能否继续做成品,与其做大而全的产品生产,不如专精做产品的某个配件,缩短流水线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在先进设备上也可以由更多的投入,以快速实现生产方面的升级,增加在同行业种的竞争力,当然,更要借助互联网的来实现某些功能;
三是企业重新塑造,即打破现有运营模式与架构体系,所有部分与人员重按照不同的业务划分为不同的事业群,每个事业群都有独立运作的功能,每个事业群领到业务之后自行规划与运作,最终将结果交给老板即可,当然这个生产车间也是众多事业群中的一个,生产车间在用户建议及喜好等大数据的指导下主动研发并创新产品,目前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这样的架构。
互联网企业也在转型
不只是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企业也在转型,传统企业往线上转,互联网企业往线下转。但是与传统企业在转型方面的缓慢行动与执行相比,互联网企业则开始迅速的向线下扩展,自从O2O模式提出以后,各大互联网就开始了布局,O2O这个模式是离不开线下实操的,这就又回到了传统营销层面。这样的话互联网企业还能算是纯互联网企业吗?其实这也是一种转型,BAT的O2O布局暂且不提,近期京东与上百个便利店合作,还是苏宁之前布局门店O2O,这都是互联网转型的标志性符合。这样改变的意义是什么呢?由原来的不太离谱转型为现在的落地实操,这样传统企业面临的威胁就更大了一些,当然更主要的是线下的营销方面。
除了线上与线下的互转,还有其他种类转型,譬如互联网大佬之一的腾讯,2014年腾讯投资上了瘾,即有对电商行业京东商城的大型投资,时隔不久又传来其要投资优酷的消息,这个消息已经基本属实。作为一个不差钱的互联网企业来讲,他甚至可以不做任何实体产业,只要投资其想做的行业就好了,从而来达到其商业版图的布局。事实上,与其做实业真的不如做投行,从资本从层面上来布局企业发展,这个是最有效的。
因此,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大战已经从行业之间的混战升级成为资本之间的大战,以后再谈论某个企业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制造业转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转型资本企业,资本企业的下一步又是什么呢?未来行业大融合的局面到来的时候,唯有资本是控制经济的唯一命门。
转型已成大势 不只是传统企业
时间:2014.06.10 点击数:
- 上一篇:品牌VI与企业VI的不同
- 下一篇:品牌设计公司合作法则,客户必看!